中油网讯:2018年已经成为过去,房地产行业在经历了最严调控年份后,房企销售额在2018年12月前便达到了12.95万亿人民币,销售额过千亿元的房企更是多达30家。这可能是楼市的顶峰,也可能是楼市“崩盘”的开始,未来房价会走向何处?谁也不知道。
房企有多“凶猛”?
据证券时报统计,2018年销售额破千亿元的房企由2017年的17家增长至30家,其中碧桂园以7286.9亿人民币的流量金额位居第一,万科、恒大分别位居第二、第三。房企新城控股的增长速度最快,在2018年的流量金额达2204.3亿元,同比增长74.93%。
数据显示,截止2018年底前十房地产企业的土地储备价值近20万亿人民币,相当于A股总市值的50%左右。数据显示,房企在全国的主要城市拿地花费了1.7万亿人民币,其中前十的房地产企业共计占9359亿元。
未来房价“两极分化”?
直白的讲,房企的土地储备价值直接意味这家房企手中还有多少土地可以开发或还没开发,也就预示着新建商品住宅或商业大楼等房屋数量将继续增加。
众所周知,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各大房企疯狂建房是否考虑过需求在哪?人口负增长已无法避免,房屋数量却持续攀升,这必然会形成一种现象——中国的房屋空置率暴涨,未来房价很可能“两极分化”,中心地区房价高的吓死人,边缘地区房价低的想哭。
中国GDP和房地产
以中国历年商品销售额与GDP比值计算,2017年的GDP比值超过了16%,也就说GDP中每100元就有16元是来源于房地产。而以房地产投资额与GDP比值来看,2017年GDP比值超过了13%,说明每100元就有13元是房地产创造的。
若按统计局今日刚刚修正的2017年GDP总量达820754亿元,房地产约占比10万亿人民币?想想还是觉得比较不可思议,房地产在GDP中占比竟如此高,哪离开了房地产GDP还会有这样的表现吗?这或是一个谁也不知道的事情,因为从来就没有“如果”。
同样卖地收入也不菲,在2018年全国300城卖地收入超4万亿人民币。以2017年土地使用权转让金为例,占2017年财政收入的比值达28.97%,也就意味每100元财政收入,就有29元是通过卖地来的。
(版权说明:本文由中油网编辑,转载前请获得授权,转载后请标明出处)如果喜欢小编的文章,可以添加上方关注。希望大家在阅读后踊跃评论和点赞,也可分享给身边的朋友,以示对我们的支持。
Copyright © 2003-2025沪ICP备2024045114号-131 网站邮箱:huvva@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