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油网讯:黄金的避险属性全球共知,在美元贬值、美国政府“关门”、全球贸易放缓以及去美元等影响下,各国央行大幅囤积黄金,全球央行黄金储备年增22%,而中国在此影响想也于2018年12月在时隔26个月后首次增持黄金储备。
据中国央行最新数据显示,截止2018年12月底,中国央行的黄金储备量达5956万盎司,约1688.497吨,较上月的黄金储备增持了约9吨,是2016年11月以来首次增持黄金。
为何各国央行开始增持黄金?
全国各国纷纷增持黄金储备,其原因就在于美元贬值,导致避险需求转移至黄金市场。说的再通俗一点便是,美元不被市场看好了,其“全球储备货币地位”受到冲击,各国样增持黄金增加本国货币与黄金的关联性,降低金融风险。
据世界黄金协会报告显示,光2018年第三季度,全球各国央行的黄金储备量便增长了148.4吨,年增率达22%,是2015年以来最大规模的黄金储备增持。
各国增持黄金是“去美元”的前兆?
在俄罗斯、伊朗等国宣布“去美元化”的背景下,全球各国增持黄金储备,直接体现对美元的不看好,这会否加速“去美元化”的速度呢?
显然是有可能的,因黄金和美元时方向变动关系,美元走软,黄金则走强。而黄金又被视为全球市场的避险产品之一,其流通能力无可取代。
2018年美国经济遭遇各种“糟心事”,特朗普发动贸易摩擦更是令“人民币替代美元”的观点被引爆,如英国央行行长卡尼就曾表示美元地位不保,货币体系多元化将是必然趋势,人民币有可能取代美元。
这些迹象无不说明美元“日落西山”,霸主地位将丧失,而各国央行为稳定经济和货币汇率,必然不太可能继续增持美元外汇储备,相反肯定会增持黄金储备,保障本国货币的价值。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显示,截止2018年6月前,全球各国央行的黄金储备总量约全球外汇储备的10%左右。
综上所述,各国央行增持黄金储备,中国也自2016年11月以来首次增持黄金,各国央行的举动直接表明美元汇率贬值还将继续,其霸主地位将不报,也就说“去美元化”可能将蔓延至各国。
(版权说明:本文由中油网编辑,转载前请获得授权,转载后请标明出处)如果喜欢小编的文章,可以添加上方关注。希望大家在阅读后踊跃评论和点赞,也可分享给身边的朋友,以示对我们的支持。
Copyright © 2003-2025沪ICP备2024045114号-131 网站邮箱:huvva@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