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油财经网2月6日讯 近些日子,美股可以说惨遭“血洗”,而且美股的惨状还蔓延到非美地区,全球股市似乎待在美国的带领下进入熊市,此前有不少专家都预言过,2018年美股破魔将会被刺破。因为人们已经过度追高当前的股市,届时一旦泡沫破裂,带来的金融冲击将会席卷整个市场。
虽然几乎所有的投资者都承认,股市正处于非理性融涨和肆意上涨阶段。甚至连《华尔街日报》也发表了一篇题为“恐慌变贪婪:‘融涨’行情推动道指突破26000点”的文章。但事实上,谁都不知道这个阶段能持续多久。早些时候,GMO的创始人和首席投资策略师杰里米•格兰瑟姆(Jeremy Grantham)计算出“股市大泡沫”达到最终泡沫阶段平均所需的时间不足3.5年。此前,他还警告称股市已经迎来融涨。
而这几天股市的连续暴跌似乎是在预示泡沫的破裂,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引发了美股的暴跌?
对于美股大跌,分析人士表示其背后的原因主要三重。
其一,从背景和原因上来看,美股前期已经积累了较多涨幅,技术面已经明显超买,这使得市场更易受到负面因素的扰动。
其二,从直接触发因素来看,一方面,利率上行过快,例如美国10年期国债利率上周五突破2.8%——这使投资者担心其将对估值产生压制;另一方面,1月非农数据强劲也强化了市场对于未来紧缩加快的预期。
其三,上周众议院情报委员会公布的“通俄门”调查备忘录显示FBI和司法部在调查过程中滥用职权,政治不确定性的增加也在脆弱的市场情绪中被放大,受此影响,美股跌幅扩大。
除了利率急升、非农强劲、政治因素拖累美股大跌之外,美联储的表态更是推升市场对其紧缩预期的担忧。上周美联储举行了议息会议,这也是耶伦任上最后一次会议,之后鲍威尔将宣誓就任美联储主席。此次议息会议维持基准利率目标区间1.25%至1.5%不变,符合市场预期。
另外,决议声明上调了2018年全年的通胀预期,除此之外无明显变化。市场人士表示,尽管市场此前认为鲍威尔上任后将大概率维持目前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框架,但鲍威尔上任伊始的一言一行仍将牵动市场的神经。耶伦与总统特朗普的矛盾主要集中在金融监管上已是众所周知,鲍威尔上任后或逐步放松金融监管,给市场更大的自由度以提升市场的活力,这也满足特朗普的一贯需要。如何在放松金融监管的同时控制金融体系风险或是鲍威尔需要仔细考虑的问题。另外,鲍威尔还面临着税改给经济运行带来 的不确定性,美联储可能需要额外的紧缩政策来抑制税改可能带来的经济过热风险。
不过在小编来看,美股大跌的直接原因是市场对加息预期发生巨大变化,此前市场对于美联储的加息预期严重不足,近期市场开始意识到2018年美联储3次加息并非“狼来了”,美债大跌成为压垮美股的最后一根稻草。2017年12月,美联储给出的官方加息路径是2018年加息3次,但市场预期则是2018年加息预期在1至2次之间(美国利率期货隐含值);近期市场开始意识到之前的认识有误,截止2018年2月3日利率期货隐含的市场加息预期已经达到3次,美联储的加息路径预测获得胜利,导致美国债市大幅调整,进而引发了利率上行对于股市和经济的担忧。
美股是否要进入漫长熊市?
本轮美股牛市已经持续9年左右,美股估值从多个纬度来衡量都处于历史极高水平。虽然2017年美股的波动率在市场上涨过程中不断创下历史新低,但不少华尔街人士早已疾呼,当前的美股已然太贵;标准普尔500指数中的股价与其收入比率已经达到2.1倍,而上一次出现类似情况正是互联网泡沫破灭前夕:2000年9月,标准普尔500指数股价与其收入比率为2.2倍。
不过,大部分市场人士表示,美股近期回调虽非意外,但并不表示美股已进入牛熊拐点。从短期来看,市场情绪将是主导美股后市的主要因素;但从中期来看,美股仍将受到经济基本面的支撑,美联储的利率走向尚未影响到美股步入牛熊拐点之时。首先,领先和滞后指标都显示美国经济依然处于扩张周期,并且经济扩张有望持续数年时间。
2017年12月,美国经济谘商局经济领先指标超过前值,创下历史新高,连续上涨了3个月。1月非农就业数据超出市场预期,这些指标表明美国经济形势依然强劲。与此同时,减税、企业资本支出上升以及美国政府可能推行财政刺激政策都是有利于经济扩张的因素。其次,美国企业盈利状况良好,截至1月31日,185家标普500指数成分股发布了2017年第四季度财报,其中80.5%的公司盈利超过市场预期,超过了1994年至今的历史均值64%。
更多精彩资讯关注中油财经网www.cnoil.com
Copyright © 2003-2025沪ICP备2024045114号-131 网站邮箱:huvva@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