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油财经网1月30日讯 英国脱欧公投已经过去了1年多的时间,而这段时间以来英国显然过得并不好,根据英国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英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初步统计为1.8%,为2012年以来增长最慢的一年。但是,四季度经济环比增速有所回升,保留了些许乐观情绪。
英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7年经济增长速度比2016年的1.9%有所放慢,全年经济增速放缓至五年以来最低水平。英国受制于退欧所带来的相关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在全球经济增速加快的背景下,并没有充分受益于大环境的改善。
不过,英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同时显示,2017年第四季度英国经济比第三季度0.4%的增速有所回升,好于此前市场预期,增长幅度达到0.5%,折合成年率为增长2%。
英国首相特蕾莎·梅在其推特为英国经济点赞,称“英国经济仍处于持续增长期,比2010年大致增长了17%”。英国财政大臣菲利普·哈蒙德也对媒体表示,经济增长“非常强劲”。
但英国国家统计局谨慎地表示,称英国经济扩张“缓慢而不平衡”。部分经济学家也认为去年经济增长表现不值得称赞。资产管理公司安本标准投资管理首席经济学家露西·奥·卡罗尔表示,虽然季度增长高于预期,但并未改变整体增长5年来最弱的全貌。
英国2018年经济前景似乎也喜忧参半。英国央行行长卡尼表示,英国与其最大贸易伙伴欧盟之间关系的不确定性正在令英国商业投资承压。卡尼表示,全球经济正在加速增长,但英国并未出现这种情况,英国经济短期内受到英国退欧的影响。
有分析认为,英国经济现状不容乐观:英国企业在等待退欧局势进一步明朗,英国投资增速落后于全球,GDP预期较退欧前少了一个百分点。今后需加深与欧盟、全球的联系,英国经济才可能再次与全球经济实现同步增长。
有调查显示,尽管通胀高于目标而且就业市场活跃,英国央行仍在观望退欧谈判发展情况。鉴于退欧谈判仍存在不确定性,英国央行可能希望避免大幅调整对通胀的判断,因为其调整会引导市场对利率路径作出非常不同的预期。
梅姨访华能否带来中英新气象?
2015年,尽管前任首相卡梅伦提出未来5年打造中英关系“黄金时代”,但中英关系仍然在某种程度上受到英国脱欧影响,包括政治层面交流被迫中断等等。因此,利用梅访华的机会,中英通过高层引领将更好地增进共识,提高合作效率。
对于特雷莎·梅的访华,一些西方媒体投来异样目光。它们认为,相比前任首相卡梅伦,特雷莎·梅对华态度不够明朗,甚至显得有点冷淡。对此,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崔洪建表示,纯粹把特雷莎·梅和卡梅伦做个人比较没有意义,因为执政环境和面对问题不一样。卡梅伦时期中英关系推进快、定位高,因为卡梅伦政府没什么包袱,也无需面对脱欧的大麻烦。当时英国的主要目标是提升自身地位,对国际形势的认识在西方国家中较为超前,看到了亚投行等一系列中英合作机遇。
但梅身处弱势政府,在对华政策上受到不少牵制,在欣克利角核电站等项目上不得不对国内其他政治势力让步。总而言之,限于梅所处的执政环境、设定的外交目标和拥有的政治资源,她或许难以在推进中英关系的幅度上比肩卡梅伦,但不意味着她不重视中英关系,一切还是取决于国家利益需要。
崔洪建指出,中英在扩大共同利益的同时,也有不少问题尚待磨合,尤其一些具体合作领域尚未完全对接。例如,中国对“一带一路”的预期和英国的想法如何更趋一致?中国虽然正以较大力度开放金融服务业,但英方在多大程度上能按照中方希望的方式进入?对于中国力推的跨境电子商务,英国能否接受,又是否会提供更好的市场条件?对于英方开拓中国市场增加贸易出口,两国经贸的互补性有多大,中国能否遂其心愿?这些问题都有待解决。
“总而言之,梅的访问能否成功,取决于几点。”崔洪建说,“一是政治互信是否得到进一步提升。在脱欧背景下,英国的外交显得不太有章法,急于得到眼前利益,这可能对中英关系是个考验。梅政府有没有一个对英国国家利益的长期考虑?第二,合作框架有待双方确认,尤其梅政府在多大程度接受‘一带一路’倡议,以什么形式接受?第三,面对欧洲大陆对中国的保护主义态势,英国是否有独立判断,对中国保持开放,两国共同发挥政策优势?如果解决上述问题,那么可以说,梅的访问是次成功的访问。”
更多精彩资讯关注中油财经网www.cnoil.com
Copyright © 2003-2025沪ICP备2024045114号-131 网站邮箱:huvva@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