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首页> 要闻 > 财经要闻

盐改落地近40天 为什么想买个外地盐还是那么难?

文 / 张如林 来源:中油网 2017-02-09 14:36

盐被称为“舌尖上的第一味”,食盐是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盐业体制改革旨在打破食盐划区经营,在酝酿改革多年以来,食盐安全也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确保食盐安全,维护公共健康”在盐业体制改革的方案中也被作为大前提。

自盐改今年1月1日落地实施以来,已近40天。但推陈出新的过程颇为不易,盐改大幕之下,暗潮正涌动。

据悉,截至2017年1月17日,遵义、铜仁盐务部门及盐业公司共计“扣押”重盐集团盐产品409.48吨,黔东南、黔南盐务部门对重盐集团及其物流配送商、零售客户的盐产品共计约75吨进行了“查扣”。

除了贵州出现扣押外省食盐的情况外,国内多地频现跨省卖盐被扣事件。而对于扣押的原因,盐企与当地监管部门各执一词。

多地现外省食盐被扣

2月7日,重庆市盐业集团(以下简称重盐集团)一位中层领导表示,其运往遵义南火车站的数百吨食盐被当地盐务管理局查扣一个多月仍未归还。

无独有偶,重盐集团的遭遇并非孤例。

据1月初报道称,新野县盐务局扣押山东肥城精制盐厂生产的精制盐30吨;

江苏省盐务局官网1月20日发布消息称,连云港市盐务局“先行登记保存”湖北广盐蓝天盐化公司生产的三晶牌食用盐19.2吨。

根据上述媒体报道及公开披露的信息,监管部门查处的理由集中在“外省盐企跨区经营不规范”以及食品安全等方面。记者采访发现,山东省、陕西省都出现“外省盐企跨区经营不规范”的情况,而上述重盐集团中层领导还表示,其食盐产品在福建省、湖北省也有被扣押的情况。

政企分离是关键?

专家表示,盐改开始以后,在实施过程中肯定有些困难的,仅仅有一个改革方案是不行的,涉及到利益关系,必须要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去制约。

法律法规正在路上。日前,据报道称,《食盐专营办法》和《盐业管理条例》等涉盐法规正在征求社会意见,有望在2017年上半年正式落地。

实施细则问题有望获得解决。而除此之外,盐业体制改革的推进还有不少棘手的问题。

有一种声音,认为食盐安全或许会被当做利益相关方的幌子,成为一种博弈的手段。对此,洪涛也向记者分析认为,利益博弈过程中当然不会以地方利益、税收问题来限制跨区运营,而是有可能以质量安全做借口。

长期关注盐改的上海旨平律师事务所副主任邹佳莱表示,这类利益博弈,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政企还没有分开。

目前多地的盐务管理部门与当地盐业公司关联仍然甚为密切,“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很容易受企业利益的驱动,来进行行政管理,有可能会有很大的负面效应。”在专家看来,政企难分是盐改的难点,“政企不分的话可能形成自然垄断,会对市场的供求关系、价格造成严重扭曲,导致改革目标不能实现”。

中油财经网综述:政企不分难保公平竞争,政策制定者也并非不知晓其中利害。国家发改委在盐改落地实施伊始就表示,计划2017年年底前,实现盐业主管机构或食盐安全监管机构的行政职能与盐业公司分离,防止排斥市场竞争和限制外地产品进入本地市场的行为。

+1 30
文字关键词:
名称 价格(元) 涨跌幅
美国原油期货 63.97 -1.9015%
布伦特原油12 66.29 -1.4422%
93.4574 +0.3246%
现货黄金 1777.1 -0.5996%
现货白银 23.21 -1.2761%
黄金T+D 372 -0.5055%
白银T+D 4971 -1.7977%
安全联盟行业验证

Copyright © 2003-2025沪ICP备2024045114号-131  网站邮箱:huvva@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