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下称“会议”)是2012年以来开得最早的一次。会议对于去年首次提出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又有了新要求:从“着力加强”转向了“深入推进”。
今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委员杨晶主持第一次全体会议。
对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解决的深层次问题,农业部部长韩长赋提出要优化三个方面的结构,其中之一便是优化产品结构和品质结构,推进质量兴农,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安全的农产品,满足多层次、高质量、个性化需求。
减玉米稳生猪兴奶业
会议指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先要把农业结构调好调顺调优。这包含了产品结构、经营结构和区域结构三方面的调整优化。
今年以来,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已有良好开局。以玉米为重点的种植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镰刀弯”等非优势区玉米种植面积减少,粮豆轮作和粮改饲试点范围扩大,南方水网地区生猪养殖布局得到优化。
对于明年的农业结构调整,韩长赋19日表示,要重点抓好5件事:
继续调减“镰刀弯”等非优势产区玉米1000万亩,累计调减总量争取达到4000万亩;
大力稳生猪、兴奶业,抓住中国奶业20强这个龙头,培育国产品牌,振兴民族奶业;
推进渔业减量增收和资源养护,坚决压减高投入高污染的水产养殖规模,率先在长江流域水生生物保护区实行全面禁捕;
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大力发展区域优势特色农产品,结合农业产业扶贫,发挥地方资源优势,加快发展地方特色蔬菜瓜果、茶叶、花卉、食用菌、畜禽等产业;
加快推进农村创业创新,以扶持农民工、大学生、退役士兵、农业科技人员等返乡下乡创业创新为重点,加强政策扶持,开展创业创新培训,支持乡村旅游和农业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让“双创”成为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
以后不用再抢日本大米
会议提出,要适应市场需求,优化产品结构,把提高农产品质量放在更加突出位置。
以主粮大米为例,业内认为,多年来由于中国水稻种植偏重产量而忽视品质,才出现近年来国人涌向日本高价购买大米、电饭煲的消费行为。其实这已经折射出消费群体正在觉醒。
日本也曾因为粮食短缺而更注重“量”忽视“质”,直到上世纪70年代,进入稻米过剩时代后,才开始把品质作为最重要目标。
需求端的变化倒逼上游种植者改变生产方式,这将有助于今后农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周五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明确提出,要引导企业形成自己独有的比较优势,发扬“工匠精神”,加强品牌建设,培育更多“百年老店”,增强产品竞争力。
更加重视农业全产业链的收益也是此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项重点任务。会议提出,要着眼于提高农业全产业链收益,努力做强一产、做优二产、做活三产。
鼓励适度规模经营
值得关注的是,会议多次提到了适度规模经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也曾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要求,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梳理历来文件及政策可发现,中央将此视为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此次改革更重视农产品价格市场机制的作用,要求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由于政策性收储的存在,粮食最低收储价成为市场最高价。业内称,这种农产品定价机制的扭曲,使国内部分农产品出现了“高库存、高产量、高进口”的矛盾局面。这种过剩与短缺并存的结构性农产品供应格局,造成资源及资金的巨大浪费。
当前,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已有良好开局,但离调优调高调到位还有很大差距,市场供需不匹配、农牧结合不紧、种养循环不畅、产业链条不长、区域布局不合理等问题依然突出;农民存在“不愿调、不会调、不敢调”的问题。下一步,调结构关键是要顺应市场需求,生产适销对路的农产品,确保产得出来、卖得出去,并争取卖个好价钱;发挥生产经营主体的积极性创造性,让农民愿意调、主动调。
Copyright © 2003-2025沪ICP备2024045114号-131 网站邮箱:huvva@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