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关福耀玻璃集团董事长曹德旺到美国办厂,指“中国制造业的综合税负比美国高35%”的文章、评论不断刷屏。
如果仅仅依据这些文章和评论,不少人会认为曹德旺不想在中国经商办厂了,继而引发出中国制造业无望、中国经济前景没落一类的话题。但是,有专家发现他的谈话已被“选择性炒作”。
曹德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被问到“我猜以后你在美国待的时间会越来越长?因为美国的机会就像你说的一样,遍地黄金,遍地是机会”的问题,他是这样回答的:“我不这样看。对中国人走出去这样去投资的时候呢,我有一点惊讶。”他继而强调“我在国内做40年了”,“对美国观察了20年以后我才下手”。
显然,曹德旺并没有认为“美国遍地黄金”,而是说,基于其在国内长期从事玻璃生产的经验基础,并经过对美国20年的考察,才能够成功地走出去,并相对稳妥地赚到钱。
所谓曹德旺“跑了”或“准备跑”的渲染缺乏基本的事实支撑。事实上,福耀玻璃产品从中国出口到其他国家的规模占35%,在中国国内销售的占65%,在境外建厂生产的还没有销售,占比为2%-3%。媒体对曹德旺的谈话进行“选择性炒作”,实在令人惊讶。
在曹德旺说明中美两地经营环境差异的过程中,媒体再度发问:“你刚才提到中国哀鸿遍野,你对中国现在整个经济形势是怎么判断的?很多人都很悲观,尤其是制造业。”曹德旺直言不讳地批评说:“我认为你们媒体有问题,中国问题先从媒体身上解决。”
曹德旺所说的美国玻璃制造业税负低、土地成本几乎为零、电力和天然气成本低,是基于美国制造业长期空心化,美国政府推行“再工业化”等大背景的。同时,他也指出了美国劳动力成本高、缺乏青壮年劳动力的问题,明确指出“劳动生产率还是中国高”。
除了曹德旺,山东太阳纸业将投资10亿美元至13亿美元在美国阿肯色州建厂,中国天源纺织也将投资2000万美元在阿肯色州设立服装制造厂,等等。这些企业的选择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败。但只要它们遵纪守法,按照市场规律办事,都无可非议。不过,把曹德旺等到美国参与“再工业化”进程、获取差额利润的正常举动,夸大成中国企业家特别是民营企业家在“跑路”,就违背基本事实了。
需要说明的是,因为各国社会发展阶段不同,不同税种的计税依据不一,税率设定也不同,衡量企业税负轻与重,不能只看税率高低,还要多维度综合考量,包括将企业自身经营状况和税费减免情况等都纳入评估范围。
据经合组织(OECD)按税收收入和社会保障缴款之和占GDP比重口径计算各国税负水平,2014年OECD国家平均水平为35.3%,同期我国仅为23.5%,低11.8个百分点。
曹德旺的谈话是一个整体,但由于语序上的原因,这番谈话显得不那么规整。不过,只要认真听了他的上下文,不会得出“曹德旺跑路”;“曹德旺认为中国经济哀鸿遍野”;“中国除了人便宜,啥都比美国贵”的结论。
令人遗憾的是,一些人对此进行了炒作,他自己对中国经济大势有误读,拉上曹德旺做垫背。
Copyright © 2003-2025沪ICP备2024045114号-131 网站邮箱:huvva@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