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称,新一轮个税改革的方案意在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税税制,最受关注的则是适时增加教育、房贷利息、养老等专项扣除项目,从而降低中低收入者的税负。
财政部前部长楼继伟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曾公开表示,个税改革方案已经提交国务院,计划将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法的草案提交全国人大审议。
一、个税抵扣涉及多个领域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强调,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这体现在当前的个税改革上,就是降低中低收入者个税税负,这也是历年个税改革一直在做的。
2006年,个税工资薪金起征点由800元提至1600元,并在税前扣除“三险一金”(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2008年,个税起征点进一步提至2000元。
2011年,个税起征点提至现行的3500元,同时工资薪金所得9级超额累进税率缩减至7级,月薪四五千元的工薪阶层基本不用缴纳个税。
此次个税改革将不再采取简单提高个税起征点的方法,因为这种“一刀切”的方法显然尚欠公平。
一位熟悉个税改革方案的人士透露称,未来针对中低收入者的减税方案主要是在现有基本扣除的基础上,考虑增加专项扣除项目,比如子女教育项目、住房贷款项目等,而且是以整个家庭为单位。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楼继伟再次强调简单提高个税起征点并不公平,也不是个税改革的方向,并提出未来将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在综合部分税目基础上实行专项扣除。
“比如说个人职业发展、再教育的扣除,基本生活住宅的按揭贷款利息要扣除;比如说抚养一个孩子,处于什么样的阶段,是义务教育阶段,还是高中,还是大学阶段,要给予扣除。现在放开‘二孩’了,大城市和小城市的标准,真正的费用到底是多少,也不太一样。不能说大城市就多点,小城市就少点,税法要有一个统一的标准。需要健全的个人收入和财产的信息系统,需要相应地修改相关法律。”楼继伟在今年全国两会上表示。
其实,目前专项扣除项目除了三险一金外,2016年我国已经在北京、上海等31个城市试点商业健康保险个税扣除项目,扣除限额为2400元/年(200元/月),而下一步还将开展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
在众多专项扣除中,“首套住房按揭贷款利息抵税”最受关注。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张学诞对此表示,这肯定是未来的改革方向,但短期内是否能出台很难说。
普华永道中国个人税务咨询合伙人张健菁表示,房贷利息抵扣个税一两年内出台有一定难度,因为这需要银行等多方配合,制度设计还得兼顾公平。比如美国对房贷利息抵税仅限于两套房子,房贷金额最高不超过100万美元,这是为了防止越有钱的人抵税越多。
对于医疗、教育等专项扣除,张学诞认为,国家会出台一个统一的扣除标准,而非“实报实销”。
二、个税改革提速才是重头戏
个税改革是这一轮财税改革的重头戏,随着营业税改增值税全面推开,资源税改革也全面展开,消费税改革小步快走,基于此前2016年完成财税改革重点任务(含个税改革)的时间表,下一步个税改革成为焦点,改革步伐将进一步加快。
今年全国两会上,楼继伟表示,个税改革方案已经提交国务院,按照全国人大立法的规划和国务院的要求,今年将把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法的草案提交全国人大审议,再随着信息系统、征管条件和大家习惯的建立,逐渐把它完善化。
知情人士处透露,财政部税政司的所得税处近期已分拆为个人所得税处和企业所得税处。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院院长胡怡建表示,个税制度异常复杂,当前个税改革进程相对缓慢,而此时单独成立了个税处,将有利于加大对个税的研究,推进当前个税改革。
支撑个税改革的个人收入和财产信息系统也于近日在国务院文件中首次被提出。国务院近期正大力推动部门数据共享,这将逐步实现与财政、工商、银行等相关部门的网络连接,建设更为完善和符合征管需要的个人收入和财产信息系统。
根据2015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深化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2018年实现征管数据向税务总局集中,建成自然人征管系统,并实现与个人收入和财产信息系统互联互通。
目前正在修订中的税收征管法已经明确建立自然人纳税识别号,这将归集个人工资、薪酬、证券、不动产、保险、银行存款信息,成为个税改革中以纳税人自行申报纳税为主的重要一环。
此外,新华社旗下媒体报道称个税改革方案有望在明年上半年出炉,这一消息尚未经官方证实。
Copyright © 2003-2025沪ICP备2024045114号-131 网站邮箱:huvva@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