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经济进入收官季,从最新发布的前三季度经济数据来看,新常态下转型升级的成效已经初步显现。专家分析中国经济从高增长到中高增长,下一步中国政府主要任务还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新常态下转型升级4大成效
第一大成效:关键指标出现反转
三季度一些持续回落的关键指标出现了反转向好,表明中国经济运行的积极因素不断增多。首先来看经济增速。今年前三季度的GDP增速,连续交出三个6.7%的成绩单。6.7%的背后,是一系列令人不得不感到欣喜的数据。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说:我们观察宏观经济主要是从增长、就业、通胀、国际收支这几大指标来看,从这几个指标体现出“稳”的格局还是非常明显的,而且稳中有好。
进入三季度以后,工业的用电量、发电量、货运量这些指标都明显好转,工业呈现出明显的企稳态势。
就业好于预期,前三季度城镇新增就业1067万人,提前一个季度完成全年预期目标。9月份31个大城市的城镇调查失业率低于5%,这是自2013年6月份以来首次低于5%。
物价涨势总体温和。前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0%,比上半年稍微回落了0.1个百分点。变化主要是在工业品价格上,PPI降幅不断收窄,9月份首次由负转正,结束了连续54个月同比持续下降的局面,这意味着工业领域的供求关系有实质性的变化。
货物贸易继续保持顺差,前三季度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净的顺差占GDP的比重初步计算在3%以内。
第二大成效:实体经济好转
在这些积极信号中,实体经济好转备受关注,铁路货运量、用电量、信贷数三个与实体经济密切相关的指标出现了逆转。9月份中国铁路货运量同比增长4.6%,此前一个月同比增长1%。至此,以煤炭、矿石、钢铁等“黑货”运输为主的铁路货运,终于从此前连续32个月的下行通道中走出,重新回到上升区间。历史数据显示,铁路货运量与经济增长趋势成正相关。
比黑货对经济变化更敏感的是用电量,9月份工业用电量增长1.4%,而8月份增幅为4.8%。
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分析,长期以来工业用电量是负增长,或者是增长的非常非常缓慢。工业用电量明显增加,说明工业在复苏。
第三大成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积极进展
更重要的是:在增长趋稳的同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取得积极进展。盛来运说:“三去一降一补”实效明显。
盛来运:去产能看,前三季度原煤产量同比下降10.5%。从去库存看,八月末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连续5个月同比下降,9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连续7个月减少。从降成本看,企业成本和资产负债率都是下降的。从补短板看,环境保护、农林水和基础设施等方面投资增长速度都比较快。
第四大成效:中国经济三季报为全球经济复苏注入新动力
国家统计局用“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提质、好于预期”,来总结当下的中国经济运行状态。中国经济“三季报”中闪现的亮点,也为疲弱、曲折的全球经济复苏注入新动力:亚太股市应声上涨;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斯蒂芬?罗奇表示,如果今年中国经济增长6.7%,那么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达到39%。
专家点评:经济增速回调初步触底 由高速增长拐入中高速增长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表示,从前三个季度的经济数据来看,中国经济在“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反映的突出特点是:经济增速初步触底。经济增速从前几年回落的趋势,转到走稳的态势。
同时,张立群认为中国经济现在处在一个拐点附近,这个拐点是由高增长转为中高增长。这个拐点的性质,与一般经济周期性变化的拐点不一样。不仅包含支持经济增长水平稳定的因素,也还包含着支持经济增长模式转变的诸多因素。
未来经济改革侧重点:
从增长水平来看,已经基本稳定在6.7%左右,中国经济现在仍然处于一个具有比较高增长性的阶段。未来要把这个基础进一步巩固的话,还有很多方面工作要做扎实。
第一是:精心地稳需求,包括稳投资和稳消费。另一方面,更重要的还是要推进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通过放、管、扶的改革,使得开放、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尽快完善起来,通过市场竞争来实现优胜劣汰,促进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益的提高。
Copyright © 2003-2024沪ICP备2024045114号-131 网站邮箱:huvva@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