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二上午,阳光保险发布声明称,此次举牌伊利只是公司在进行资产配置不想做伊利最大股东。此言一出不但没有让市场放宽心,反而加剧了紧张态势。
阳光保险温柔举牌伊利
9月20日上午,阳光保险微博发布声明,称其在举牌后第一时间告知了伊利股份,并承诺“支持伊利股份现有股权结构,不主动谋求成为伊利股份第一大股东”、“未来12个月内不再增持伊利股份”。阳光保险在声明中表示,以上承诺不会因为任何相关变化而变化,不会因为市场某些过度解读而变化。
阳光保险在声明中表示,上市公司作为企业的优秀群体,对其实施适度的资产配置是一种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目前为止,阳光保险在二级市场投资的198家企业中,没有一家是第一大股东,没有一家持股比例超过10%,投资伊利股份同样也是一种正常的财务投资行为。
9月18日晚,伊利股份突发公告称,在9月14日小幅增持之后,阳光保险集团旗下的阳光人寿和阳光产险已合计持有伊利股份30324万股,持股比例达到5%,从而触及举牌线。在被动披露上述消息之后,对于外来资本向来敏感的伊利股份随即于19日一早紧急停牌筹划重大事项,并圈定相关事项可能涉及重大资产重组或非公开发行股票。此举也被市场解读为公司为应对此次举牌而祭出的反收购举措。
阳光保险示好为何遭质疑?
阳光保险的主动示好为何没能打消市场的怀疑,反而加剧了紧张态势?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不妨看看宝能和恒大入局万科时是怎么说的。
在2015年7月11日第一次举牌后,万科公布《权益变动报告书》中,宝能方表示:“信息披露义务人本次权益变动主要是因为对上市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看好”。而在7月25日的《权益变动报告书》中,宝能再次重复:“本次权益变动主要是因为对上市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看好”。第三和第四次举牌时,尽管宝能系已经流露出野心,但表态还是一样的“对上市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看好”。
可见,对于上市公司前景看好而进行财务投资,已经成为上市公司披露公告中的某种“外交辞令”,形式意义远远大于实际意义。毕竟,很少有企业会将自己的底牌赤裸裸地展示给对手。
按照证监会及交易所规定,举牌后,阳光保险在半年内无法对持有的伊利股份进行卖出操作,但对于继续买入则没有约束。至于阳光保险的单方面表态,事实上,并不具有强制约束力。即便阳光保险在未来二次、三次甚至四次举牌,在监管层面上,阳光保险很难谈得上触碰红线。
从三年前的平安家化之争,到眼前还未分出胜负的“宝万之争”,产业+资本的结合远谈不上“美满联姻”,反而资本“野蛮人”的形象一而再,再而三地得到强化。在缺乏美好佳话的前提下,要企业管理层想象资本带来美好的未来太难太难。到目前为止,伊利又有什么理由相信阳光保险不是门外“野蛮人”呢?
Copyright © 2003-2024沪ICP备2024045114号-131 网站邮箱:huvva@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