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首页> 机构评论

老江论市:中国石油市场已成欧佩克成员国重要目标

文 / 胖琪 来源:中油网 2016-07-18 15:05

近些年来,中国从利比亚等欧佩克(OPEC国家)、沙特进口的石油大幅下降,同时从巴西和俄罗斯进口了更多的石油。为此欧佩克国家特别重视对华出口,尤其是沙特。中国的石油市场对欧佩克各成员国来说,已经成了必争取的重要目标。

尽管欧佩克目前仍然是占据着重要供应方,中国逾一半石油进口来自欧佩克,在中国石油需求——用于汽车、柴油发电机和工厂等,由主要来自欧佩克的进口石油满足,这种需求让帮助油价涨至每桶100美元以上——持续上升之际,供应中断现象却越来越频繁。

从利比亚到南苏丹,这些供应中断事件提醒中国有必要多元化供应来源并建造石油储备。市场供应过剩帮助中国进一步多元化外国石油来源。中国从2010年到今年10月的月度进口数据显示这些多元化计划取得了多大成功。

中国为何如此重要?

自2012年以来,随着中国方面寻求推动经济再平衡,把重心从重工业转向消费,中国经济增长逐渐放缓,但美国能源部的数据显示,去年全球增加的石油消费量,中国占了40%以上。这让中国在2011年成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去年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石油净进口国。中国重大的市场空间也是让欧佩克都把重心转向中国。美国页岩油甚至降低了对中东、西非和拉美石油的依赖,促使这些地区的石油出口国转而寻找其他买家。欧洲需求下降也使它们加速转向中国和其他核心亚洲市场,从而重塑全球石油贸易流动。

长期为外国石油支付高价的中国有了太多的选择,从当初中国大举投资伊拉克数个大型油田,导致沙特和伊朗在中国石油进口中的份额在过去5年逐步下降。俄罗斯成为主要受益者,其他受益者包括巴西、哥伦比亚和阿曼。

以沙特为首的欧佩克制定了将长期出口置于短期收入之上的战略,它们的战略目标是确保自己的市场份额不会进一步下降。但在当今供应过度的石油市场,明显不可能如它们所愿。针对这种情况,沙特和伊朗也多次派遣石油官员前往中国洽谈,争取达成长期协议。甚至沙特也试图让中国人投资于其国内市场。

但美国页岩油的插足以及中国与巴西、俄罗斯以及其他国家签署的“贷款换石油”协议让沙特及其他欧佩克成员国更难争夺市场份额。中国很早就已经表示,通过双边协议获得石油比在公开市场购买更有利。

【版权声明】 文章分析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1 84
文字关键词:
名称 价格(元) 涨跌幅
美国原油期货 63.97 -1.9015%
布伦特原油12 66.29 -1.4422%
93.4574 +0.3246%
现货黄金 1777.1 -0.5996%
现货白银 23.21 -1.2761%
黄金T+D 372 -0.5055%
白银T+D 4971 -1.7977%
安全联盟行业验证

Copyright © 2003-2025沪ICP备2024045114号-131  网站邮箱:huvva@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