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盛况)
每年的4月底,5月初的某个周末,股神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BRK)公司会举办年度股东大会。这几天,BRK所在的奥马哈,一个人口只有40多万的小城,会蜂拥而入4万多名来自全球的投(you)资(qian)人。
他们中的大部分是BRK的股东,小部分则是受邀的嘉宾。在这些人的努力下,这个城市的酒店很快被订满,机票被买光,想象一下这么多有钱人凌晨三四点就在体育馆门口排起长队的场面,显然不是为了买一个新款的iPhone,他们是为了占一个好座位,能够近距离聆听两位世界上最聪明的人对于投资的言论。
一位股神坐镇、一大批来自于全世界的股东、再加上数不尽的媒体,一场原本严肃的股东大会就这样成为了全球最受关注的投资界盛会。
中国经济增速减缓、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波动也令全球投资人士紧张,所以中国经济的走势问题常常被拿来向巴菲特提问。这一次他被问到的问题是“您现在对中国经济还非常乐观吗?”
老爷子一向是中国经济的乐观派,在他看来,中国经济短期的困难不会影响大局,“不会有大问题的”。索罗斯最近说担心目前中国债务有点像2008年美国经济危机前的情况,对此巴菲特认为“索罗斯担心过多”,相信中国政府处理经济转型与改革的知识、经验比自己丰富。
老爷子看问题总是从长期战略视角出发,他以前常说历史上所有唱空美国的人最后都输了,中国崛起这一几十年来最大的战略性事件,或许也是同样的道理。听他这么一说,我们是不是应该多一点信心?
在现场,股东把伯克希尔比作《哈利·波特》里的霍格沃兹魔法学院,巴菲特就像是邓布利多,而芒格则是斯内普。巴菲特笑答没有看过《哈利·波特》,但就当这是在夸他。
不过,在给出投资建议时,巴菲特再一次阐述了自己的原则:
第一,买一支股票,就要像自己在运营这家公司一样,得做研究,但是不要担心短期的市场波动。不用羡慕别人IPO挣到了大钱,所谓百万富翁其实没有什么秘密。重要的是想一想哪些东西是有道理的,不要一看涨就马上买,得具备坚定的投资框架和思维。
第二,投资要趁早。学习投资的最大成本是时间而非金钱,“鼓胀的钱包就像鼓胀的膀胱,总是会有尽快清空的冲动”。
一种常见言论认为,相较于成熟的美国资本市场,中国市场投机性太强,并不适宜价值投资,巴菲特的投资理念在中国其实并无太大价值。对此老爷子总会反复强调“能力圈、安全边际”等几个关键要素,也强调每一个投资市场存在的差异。
若是说透了,不过是一句话而已:不懂的东西你别投资。“不懂的东西不投”,这句话是要反过来看的,你只能投资你懂的东西。如果你不懂,又想投资,要么你把它搞懂,要么就放弃。
投资中的“执行”实在是一件关乎学习能力的事,需要专业的知识、敏锐的眼力和超强的耐心。你如果买入一家公司的股票,那作为投资人你得走出去,和它的竞争对手谈、和它的供应商谈、和它的客户们谈,彻底搞明白这个行业、这家公司实际上是如何经营运作,从侧面来一个360度的全貌还原,这是巴菲特尤为强调的聊天调查法(scuttlebutt)。
关于投资中的“不执行”则是一件关于理智的事,甚至难度更上层楼。而如果既无学习、更无理智,那投资亏钱再正常不过。正如老爷子在今年大会上所说的,“对于投资,情感控制比智商更重要”。
如果我们将资本市场上赚钱的方式分类,大约可以分为三种:基于信息不对称赚的钱,基于行业理解赚的钱,基于结构性投资理念赚的钱。每一种都关乎学习的能力及理智的边界。“不懂不投”“保住本金”“专注再专注”,这些话的表述虽然极其简单明了,但是它们背后隐藏的深意却是超乎想象地复杂,掌握其中的任何一条都可能是以付出极其高昂的学费为前提的。
实际上,在中国这个每一条毛细血管中都充斥着投机气质的新兴资本市场。许多所谓的“投资人”总是希望一年能赚到一辈子的钱。也正因为“价值”的长期缺席,可能存在一个足够有价值的缺口空间,它不论是在局部上或者整体上的补完条件只有两项:学习与理智。从这个角度看,股神巴菲特对于投资的理解或许将长远的影响着全球的投资人。
Copyright © 2003-2024沪ICP备2024045114号-131 网站邮箱:huvva@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