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油价涨势汹涌,周一布伦特原油收涨逾5%,报每桶40.84,盘中一度上涨到每桶41美元。WTI原油同样上涨超过5%,报每桶37.90美元。
法国兴业银行美国大宗商品首席分析师Mike Wittner曾表示,从基本面看原油达到40美元是不成问题的,年底油价会达到50美元。
RBC投资市场首席大宗商品分析师Helima Croft表示,“投资者心理预期已经变了,现在人人都在谈50美元的油价。”
不过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师们认为,本轮油价的反弹多数还是跟美元走弱有关。此外,全球股市普遍反弹、美国经济数据改善、OPEC不断传出的要维稳油价的声音等等,都成为油价的支撑。
对于美国的产量数据,该行认为这一数据滞后性较大,不足以作为参考。去年春天时,这一数据就曾给出“假信号”。今年的冬季严寒也可能让油商过度减产,特别是西德克萨斯盆地地区。
美国能源情报署(EIA)的周度数据显示美国国内的产油量在持续下降,但摩根士丹利指出,这一数据存在滞后性,市场理论上今年1~2月就该看到产量反弹,如果寒冷 天气持续,最迟到春季末产量也将回升。
但是,“如果各种新闻有利油价、加上美元继续回撤的话,油价可能维持当前涨势,但上行空间有限,因为届时全球投资者会开始对冲多头风险,原油生产厂商也将开始对冲。”摩根士丹利表示。
该行还认为,过高的库存水平是制约油价上涨空间的另一大因素。能源情报监测机构GENSCAPE最新的数据显示,截至3月4日当周,美国库欣地区库存增加67.0714万桶至6880万桶。而在之前一周的库存库存增幅超过100万桶。
摩根士丹利建议关注上周末中国发布的下一个五年计划,其中对化石能源消耗、排放、新能源的使用等政策都不利于油价。
担忧油价涨势难以延续的机构不止摩根士丹利。
Julius Baer的大宗商品研究部门负责人Norbert Ruecker认为,过去几日的油价上涨和基本面的转变关系较小,更多是缘于市场情绪的恢复。本周,中国政府年度会议上首次设置了能源消耗上限,而美国的原油库存量依然处于80年新高。
此外,有分析师怀疑近期油价的涨势会否削减了产油国限制产量的可能性。全球最大场外石油经纪商PVM在报告里表示:“现有的油价对现金短缺的OPEC和非OPEC国家都是巨大诱惑,将令这些国家最终拒绝限制产量和原油收入。”
Copyright © 2003-2025沪ICP备2024045114号-131 网站邮箱:huvva@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