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其中宏观部分的内容:
一、对这次央行政策的看法整体是偏正面的
从此前的市场预期来说,央行近期采取MLF之后,市场对降准的预期就有些回落,但最终央行选择了息准双降,还是有超预期的地方的。从具体的效果上来说,降准能提供银行可贷资金,降息能降低融资成本,都是放松。但这次除了息准双降之外,央行还放开了存款利率,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信号。
当然,投资者可能会问,现在实体这么差,央行还放开存款利率,会不会银行就不放贷款了。我觉得这种担忧的确有,但我们从央行的意图来看,其实还是体现了一种长短兼顾的态度。
这两天媒体采访央行研究局的局长陆磊,他提到一点,周期性和结构性问题“标本兼治”。简而言之,如果仅仅是货币放松,那么对于短期内经济有好处,但长期来看,有可能会导致结构性问题进一步恶化;而如果同时配合以利率市场化,那么既能够对经济短期内有一个逆周期调控,也加大了资源配置效率提升的概率,这是我对央行此次举措解读正面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再强调下近期一直在说的“系统性风险在下降”
跟踪我们研究的投资者知道,我在9月22日有一篇文章《习大大给资本市场正名:系统性风险下降》,之后我们一直在强调,6-9月份的几个系统性风险,是在下降的。我们知道,此前市场担忧主要是三个问题:1)经济下行;2)包括股市在内的金融市场不稳定;3)人民币可能会扛不住。但近期来看,这三个风险,可能都有所下降。
1.从基本面来看。今年上半年,经济之所以差,除了内生因素之外,银行资金通过配资跳过实体经济直接进股市,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但近期来看,显然政府的关注重点在转向鼓励信用派生。除了央行此次的双降之外,此前央行扩大抵押再贷款范围,另外银行自身近期加速ABS的发行等等,都体现了信用扩张的迹象。中国经济受信用扩张的影响较大,信用有反弹,经济总是会有一些变化的。
2. 除了9月下旬习主席说过“发展资本市场是方向… …不会因为此次股市波动而改变”之外,无论是克强总理,还是这两天肖钢主席强调进一步推动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等等,都体现出政府对资本市场的重视。换句话说,十八届三中全会对资本市场的定位—对经济转型有正面意义—被再次强调。这样一来,今年6月股市异常波动以来,市场对资本市场在本次政府转型战略中“定位”的担忧,可能就没有那么大的必要了。
3. 前期市场对于人民币的担忧是厉害的,尤其是八九月份。但是,我们倾向于认为,如果这两天媒体关于IMF已经通知央行会把人民币纳入SDR的报导是准确的,那么至少在一段时间内,人民币汇率市场的悲观情绪有望降低。当然,很多人也在问,加入SDR有那么大的影响吗,以及加入SDR之后难道就不贬值了吗?我自己的看法,关键在于市场的预期。我们此前有过分析,其实人民币尽管长期来看有因为“太贵”带来的压力,但短期内最大的问题还是悲观情绪带来的压力。所以加入SDR,能够对市场短期预期带来正面的意义,因此,我们说阶段性这部分的风险也是下降的。
所以,综上,还是维持此前“系统性风险下降”的判断。
三、中期需要关注的风险点在哪里
个人的看法,如果看到明年中期,可能有两个问题需要重视。
第一个是明年春天可能面临地产带来的经济“下台阶”压力;
另外一个,可能我们需要越来越重视大宗带来的通胀压力。
关于经济什么时候见底的问题,这两年大家讨论的很多。但我觉得,简化来看,由于当前是经济的结构调整期,所以经济底部的形成,是由传统行业的“减法”与新兴产业的“加法”两股力量决定的,经济底部的“左侧”取决于传统行业下滑的速度,“右侧”则取决于新兴行业的“加法”力量。那么经济现在最大的潜在“减法”是什么呢?我个人认为,就是中国地产行业投资下滑的问题。我们知道,2013年之后,中国地产行业新开工出现了明显的减速,这带来了一个问题,按照两年的建设周期计算,到2015年末,当2013年开工的地产项目逐渐完工之后,可能面临这地产在建面积萎缩带来的地产投资“断层”,考虑到现在到明年春天之前,经济处于“淡季”,那么这一“下台阶”力量具体的体现,可能会在明年春天之后。当然,我个人认为,这一“减法”拖累最大的阶段过去之后,其实经济系统性下降的力量就减弱、经济底部其实就看得见了,但届时这一因素对市场会带来怎样的影响,还是取决于届时的市场情况。
关于大宗与通胀的问题,我觉得这个可能是值得关注的。我们知道,近期欧央行暗示QE加码之后,市场情绪又发生了不小的变化。粗看来讲,现在有点2009年“昨日重来”的感觉,放水的央行不少,基本面也很弱,因为经济走强带来的货币收紧好像也比较远。但我自己的感觉,现在与2009年有两个差别,一个在于各国就业市场、另一个在于大宗商品的供需结构。
我们知道,2009年的美国做QE的时候,很多人都说“放了那么多钱,未来肯定有通胀”,但实际上,那个时候美国的失业率大概是10%,现在是5.1%,也就是说,就业现在是比较充分的。因为全球经济当前的疲弱,很大程度上是结构性的问题,即潜在增速下滑带来的问题,所以,低增长并不一定等于产出缺口未修复。如果潜在增速低,其实出通胀的阀值是下降的。
另外,近期国际铜业协会十月份出版的半年报指出,由于铜供给收缩很快,可能2016年面临着铜会有小幅供不应求的情况。另一方面,美国原油产量也出现了见顶迹象。从这个角度来说,如果此前压制大宗价格主要是因为供给不收缩、需求疲弱,则当前供给端的变化,可能意味着大宗价格上行的风险是在上升的。而近期欧央行放松的理由,就是说通胀起不来,即政策目标希望能够推升通胀、同时供给面也往有利于价格上升的方向在变化,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个人认为,接下来大宗价格可能是值得持续关注的。
Copyright © 2003-2024沪ICP备2024045114号-131 网站邮箱:huvva@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