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建设是油气田稳产增产的重要一环。在低油价下实现低成本发展,产能建设模式同样需要转型升级。如何在投资缩减的背景下开展产能建设?如何实现质量、效益、速度“三提升”?本期开始,《勘探·开发》版推出《产能建设新模式》系列报道,共同探讨产能建设模式的转型之道。
10月16日,塔里木克拉苏气田克深处理厂建设现场,身为甲方业主的谢宽涯闲不住,1个小时内在现场来回跑了3趟。这是谢宽涯的日常工作状态。
甲方频频出现在施工现场,是塔里木油田推行E+PC项目管理模式后的显著特点。
塔里木克拉苏气田克深处理厂建设,采用E+PC发包模式对工程进行管理,发挥了设计、采购和施工一体化优势。这个年产天然气60亿立方米的产能项目,采购成本占总投资70%以上。E+PC模式使价值超百万元的库存资产得以合理消化,工期比预计缩短30天以上。
什么是E+PC?这种新的项目管理模式给设计、采购和施工带来哪些转变?带着问题,记者走进项目建设现场实地采访。
E+PC是什么
◇工程设计与工程采购—施工分别单独发包
◇项目物资采购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
天然气日输能力进入“亿时代”的塔里木油田,天然气年产能规模已突破300亿立方米,EPC总承包可谓助其一臂之力。
EPC总承包又称“交钥匙”工程,在中国石油化工、石化等领域的产能建设中曾立下汗马功劳。然而,在当前低油价、低成本的发展形势下,产能建设更需要成本与效益的“理性联姻”。节省投资、缩短工期、提高质量……新目标对传统项目管理模式提出了挑战。
在克深处理厂建设过程中,塔里木人实现管理“补位不越位”,推行E+PC项目管理模式,能更加充分发挥业主项目建设管理团队的优势,使项目物资采购管理进一步加强,有效保证了物料质量和数据的准确性,克服了工程建设中的质量障碍。相对于EPC模式,E+PC在保证进度和质量的前提下,增强了业主对设计、采购、施工承包商等的掌控能力。
E+PC项目管理模式是工程发包方式的一种,是将传统的EPC项目管理模式拆分,把工程设计与工程采购—施工分别单独发包,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在E+PC模式下,工程设计方(E)、采购—施工承包方(PC)分别与业主签订合同。设计方只对工程设计负责。PC承包方按照合同约定,在固定总价的情况下,完成设备材料采购、工程施工,并对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造价全面负责。
塔里木库车勘探开发项目经理部油气处理工艺副主任工程师谢宽涯介绍说:“E+PC使项目物资采购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物资采购环节是制约工程顺利完工及后期顺利运营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保障物资采购质量、工程质量的重要前提。”
E+PC模式将甲方的成本压力和乙方的效益压力转化为变革动力,创新生产组织方式,进一步释放出发展潜力。
E+PC如何运作
◇设计方、承包方和业主形成命运共同体,唱好“将相和”
◇业主需要变成聪明的“掌柜”,为乙方搭台
有人说,E+PC项目管理模式是“业主搭台,PC方唱戏”。这句话一语道出E+PC的关键所在。
谢宽涯向记者介绍,在E+PC模式下,让甲方感到最大的不同,就是由EPC模式中的监督身份转变成操心业主。
E+PC模式,促使设计方、承包方和业主形成命运共同体,唱好“将相和”,真正发挥一体化体制优势。“这样可有效避免项目投资失控,可合理利用业主方现有的人力资源和经验资源。”谢宽涯介绍说。
在甲方的积极协调下,E+PC模式能充分调动参建各方资源,将一体化优势充分发挥。在克深处理厂建设过程中,针对大口径双金属复合管焊接难度大、焊接合格率低这一国内技术难题,业主方与参建方共同商讨焊接工艺,开展现场技术交流与沟通。研讨后决定,改进双金属复合管线焊接方式,由管端309不锈钢封焊改为镍基合金625堆焊。这个方法有效攻克了双金属复合管的焊接难题,防止裂纹及腐蚀点的发生,复合管一次焊接合格率达到96%以上,保证了工程质量,并创下塔里木油田同类复合管一次焊接合格率新纪录。
同样,E+PC模式倒逼油气田企业快速成长、管理升级。“对一些重要设备、材料采购过程中的技术管理,很大程度上需要甲方专业技术人员及设计人员的配合和认可。这就意味着采购技术管理必须在业主的协调下,由业主、设计、总包方共同参与完成。我们协调不好,板子就打在业主身上。”谢宽涯直言,E+PC模式下,业主的压力很大。这就要求业主必须成为更聪明的“掌柜”,掌好舵,为乙方搭台。
E+PC带来了什么
◇可有效避免项目投资的失控,降低问题整改难度
◇如何加强与设计方、PC方沟通协调,考验着甲方的智慧
无论是EPC总承包项目,还是E+PC承包模式,很多油气田企业都已经在积极转换角色,向优秀作业者过渡。
在克深天然气处理厂一期工程建设中,需要吊装高66米火炬塔架。三方针对结构复杂、吊装频繁等施工难题,开展面对面的讨论,最后达成共识,顺利完成火炬塔架和火炬头组装、吊装任务。
“在E+PC模式下,乙方的参与程度比以往要高。我们也派出了很多技术人员对项目方案进行讨论、论证。”克深天然气处理厂建设方——辽河油田建设工程公司工程师杨国斌说。面对设计变更,在业主的召集下,项目参建三方围绕一个目标,面对面讨论方案。
事实上,在E+PC项目管理模式下,如何加强与设计方、PC方沟通协调,考验着甲方的智慧。
管理向上延伸。同样采用E+PC模式的哈拉哈塘油田,在建设过程中,根据碳酸盐岩地下油藏的变化情况,地面建设积极主动与钻完井专业进行沟通,及时调整地面设计,优化地面工艺。建设期内,随着地面油藏的调整,取消了2个加药间和2条道路,有效避免了投资浪费。
管理向下延伸。在项目建设期,采油运行部门提前介入项目建设过程。这样可以把通常建成后再解决的问题,变成建设过程中就解决的问题,可有效降低问题整改难度和投资金额。
用好该管的,把好关键的,聚力发展。塔里木油田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不论是设计变更还是物资采购,始终突出业主“主导”作用,最大限度确保E和PC合理利益的张弛有度。
在谢宽涯看来,E+PC承包模式所暗含的“契约精神”,避免了EPC承包模式下施工单位及业主不参与或较少参与,带来的后期在设备安装、投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不可否认,E+PC承包模式在协助PC承包方成立电气组、设备组、工艺组等技术交流专业小组方面仍有待完善。在油田和工程技术企业共同探索产建模式的道路上,E+PC承包模式充分发挥出综合一体化优势,显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亲历者说
E+PC:向项目全生命周期要效益
在EPC承包模式下,承包单位多数是以设计为主的工程公司,大部分项目的前期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设计工作均由其承担。
这样一来,一些项目在设计前期就已初步确定了工程建设模式。因此,总包单位在概算编制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尽量提高合理概算的额度,以争取自身最大利益。这会使业主对项目总投资控制存在一定难度。
E+PC模式是将传统的EPC项目管理模式的拆分,是向项目全生命周期要效益。实行E+PC项目管理模式具有多方面的优势。
首先,在设计管理方面,与EPC模式相比,设计方单独和甲方签订合同,避免了设计方因考虑工程成本压力而降低设计标准,有助于提高设计质量。
其次,在物资采购管理方面,用户(业主)、设计院及PC方组成物资技术交流及入场验收小组,全程参与设备的选型、技术交流、进场质量验收等环节,进而确保设备性能及质量要求可完全满足设计及现场实际需求。
第三,在现场施工质量管理方面,探索出三级质量管理体系。第一级是标段层,重点是监理人员对现场施工过程质量及隐蔽工程的旁站检查,执行标准化质量管理;第二级是专家管理层,通过聘请具有专业施工管理经验的人员,如土建、仪表、电气、焊接等高级专业管理人员等,对各专业质量进行监控,补齐项目部专业人员数量不足的短板;第三级是巡检层,每个季度可组织质量安全大检查,按照清单和要求对关键工序质量薄弱部位重点检查,开列检查问题清单,督促施工单位对问题限期整改并复查。
不过,从实际运行情况来看,E+PC项目管理模式更适用于业主有专业的项目管理团队和设计技术比较复杂、设备材料种类繁多的综合性项目。它能克服传统项目管理模式的不足,可充分发挥设计方和承包方各自的优势,同时也充分利用了业主在项目管理上的组织和协调作用,缩小业主责任范围,降低风险,加强采购和施工的有效衔接。
Copyright © 2003-2025沪ICP备2024045114号-131 网站邮箱:huvva@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