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际政治形势复杂多变,部分地区社会动荡,国际恐怖主义威胁日益加重。对此,集团公司和海外各项目对社会安全工作高度重视,不断提升风险管控能力和安全管理能力。本版特别集中报道海外防恐的经验和故事,供海外项目和员工借鉴。
今年年初以来,集团公司海外业务风险管控能力和安全管理能力不断提升,为集团公司国际业务健康有序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
近年来,国际政治局势风云变幻,地区关系动荡不安,对集团公司海外业务发展、员工人身和财产安全构成了很大威胁。
2014年,集团公司海外业务成功应对了南苏丹内战冲突、伊拉克ISIS威胁、埃博拉病毒疫情3大危机,社会安全工作交出了高分答卷。
恐怖袭击、武装冲突多呈临时性、突发性,反复性强,可预见性差。受国际油价持续下跌影响,一些极端恐怖组织借势抬头,对公司海外防恐安保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今年年初以来,中国石油海外业务保持警钟长鸣的工作态度,以常抓不懈、抓细抓长的劲头,全方位提升国际业务社会安全工作水平。
以体系建设系牢安全带
成熟完善的体系制度建设是海外业务平稳发展的基石。今年上半年,海外业务社会安全基础工作稳步前进,完成了体系手册和7个管理程序的更新,开发了13项操作文件,并通过红绿灯考核机制加快涉外单位社会安全管理体系建设与实施。标准化建设成果显著,完成了4项标准的审核发布,保持了集团公司在央企境外项目安保管理中的领先地位。
同时,海外业务以安保审计查缺补漏,拧紧危机意识阀门,加强社会安全全过程管理。今年年初,集团公司国际部和中东协调组组织国际专业安保公司CRG对伊拉克艾哈代布等项目进行安保审计。凭借“三防”标准明确、安保工作体系化管理程度高、应急撤离方案扎实等出色表现,伊拉克项目安保管理水平总体上与壳牌公司等国际石油公司并驾齐驱,为有效应对突发事件奠定了基础。
以动态监控强化预警能力
今年年初,集团公司发布《2015年海外项目所在国社会安全局势分析年度报告》,强化海外项目安全风险综合评估。同时利用多条渠道、多种资源,重点监控项目所在国地缘政治风险和社会安全风险变化。对高风险国家项目进行分级管理和专题分析,共发布9次安全预警和42次安全提示,全面提升风险源头控制力。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今年2月以来,极端组织“博科圣地”频繁在尼日尔东南部发动袭击,造成大量伤亡。集团公司国际部加强信息搜集和形势研判,密切关注事件走向,火速发布安全预警。尼日尔项目严抓安保升级管理,成立前线工作组,依据不同地区实际分别制订应急预案和撤离计划,为风险应对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常态化管理主动应急
风险应对能力取决于危机管理能力。随着多元风险的不断变化,海外业务逐步建立并完善了应急常态化机制,国内外一体化联动,变应急管理为常态管理。5月19日,南苏丹反政府武装在油田周边发动攻击,集团公司南苏丹协调组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各单位按照之前演练的应急预案各自上岗,进入战时状态。按照应急撤离预案,在保证人员安全和油田基本生产运行的前提下,仅用了30个小时,就从油田现场安全、快速转移了477名中方员工。
有效落实资源,主动应急才能有保障。南苏丹项目通过联合公司、集团公司协调组和乙方单位3条途径,共落实了应急飞机17架,24小时内空运能力965人,能满足中方人员从油田现场安全撤离的要求。一旦发生紧急情况,所有应急飞机可以立即起飞,迅速将人员转移至安全地点。
应急演练对于快速有效处置突发事件不可或缺。海外业务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并根据形势变化,对不同项目进行针对性演练。苏丹、南苏丹、伊拉克、尼日尔、乍得等项目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对应急预案中的应急响应、应急指挥、应急交通、通信工具定期检查,确保预案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以防恐培训应对社会风险
员工安全防范意识和技能全面提升,在应对海外重大突发事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海外业务一贯坚持“不培训不派出,培训不达标不派出”的原则,突出抓好临时赴高风险国家人员培训,实施海外全员防恐安全培训。今年1月至7月,组织各类防恐安全培训140余期,共培训现场管理人员300余人,作业人员近万人。截至目前,集团公司统一组织,安全有序培训中方员工累计已达13万人次,培训规模和水平走在央企前列。
7月10日,集团公司审议通过了《集团公司国际业务社会安全管理规定》,将社会安全管理摆在国际业务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为强化风险管控、保障境外员工和财产安全等提供了制度保证。
海外“作战”,既是考验也是历练。2014年,中国石油海外业务安全管理和安保防恐业绩达到了近几年最好水平,实现了集团党组“保证人员安全、保持生产稳定、保障集团利益”的整体目标。海外业务社会安全工作是一场持久战,2015年,海外业务将持续推进社会安全工作向纵深发展。
Copyright © 2003-2025沪ICP备2024045114号-131 网站邮箱:huvva@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