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20日召开会议,决定今年10月在北京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主要议程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研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周一,市场一度因有关救市措施或将退出的消息引发担忧,但证监会反应迅速,很快作出辟谣,护盘决心坚定。分析人士认为,目前市场逐步摆脱恐慌情绪,流动性及其他市场机能有效恢复,在政策蜜月期内,投资机会正在涌现。
“十三五”规划或引领未来行情脉络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20日召开会议,决定今年10月在北京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主要议程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研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会议强调,“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环境、条件、任务、要求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有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要认真总结经验、深入分析问题,把发展理念梳理好、讲清楚,以发展理念转变引领发展方式转变,以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为“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指好道、领好航。
分析人士认为,目前A股市场处于后危机时期,迫切需要具有号召力的新行情线索浮出水面。在此时期,十三五规划开始进入讨论期,可能会引发较高的市场关注度。其对A股二级市场的影响,值得持续关注。
证监会火速辟谣救市护盘决心坚定
周一早间,有媒体报道证监会正在研究维稳资金退出方案。此消息一经发出,震慑A股。投资者情绪大幅波动,早盘高开高走后,在10点快速走低,重新跌破4000点。
证监会在上午收盘后,立即通过官网否认上述维稳资金退出方案传闻,证监会方面称,关于证监会正在研究维稳资金退出方案的报道不实,“我会认为,有关媒体对市场有重大影响的报道不与监管部门核实是不负责任的。下一阶段,证监会将继续把稳定市场、稳定人心、防范系统性风险作为工作目标,全力做好相关工作。”
分析人士认为,证监会的表态显示出救市决心坚定,护盘措施短期内暂难实质性退出,目前A股仍处于政策蜜月期。(来源:投资快报)
习近平谋局“十三五” 酝酿十大领域明显突破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20日主持召开政治局会议,决定于今年十月在北京召开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十三五”规划的编制将成为该次会议的主要议题。
从1953年至今,中国已完成12个五年规划(前十个为五年“计划”)的编制工作。由于2020年既是“十三五”的收官年,也是中国第一个百年梦想实现的时间节点,这份规划将对中国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五年作出怎样的安排受到各方高度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从5月27日至今,习近平接连举行三场座谈会,听取上海、江苏、贵州、湖北、辽宁、吉林等18个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人对“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在这三场座谈会中,习近平明确了中国在“十三五”期间需要补齐的“短板”,部署了需要取得“明显突破”的十大领域。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两年前,习近平在调研时曾讲过这样一句家常话。此番在贵州调研,习近平专门主持召开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座谈会,并明确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
这意味着,以啃硬骨头的精神和攻坚拔寨的冲刺,推动扶贫开发工作补“短板”将成为中国官方“十三五”期间的工作重点。
区域经济的“短板”也进入习近平视线。在长春,他重点关注了发展遇到新困难和挑战的东北老工业基地。习近平强调,不能在困难和挑战面前束手无策、无所作为。要找准症结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补齐“短板”兜好底的同时,习近平也强调“十三五”期间需要在十个领域取得“明显突破”。
一是保持经济增长。“十三五”时期,中国发展的环境、条件、任务、要求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习近平要求,挖掘增长潜力,培育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拓展发展空间,推动经济总量上台阶。
二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发展,中国经济增长将完成三个转变:从主要靠投资、出口变为“三驾马车”协同带动;从主要依靠工业变为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从主要靠物质资源消耗转变为主要靠劳动生产率的提升。
三是优化产业结构。为提升经济竞争力,中国将改造传统行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服务业、并积极培育新的业态和商业模式。
四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国将在科技、产业、企业、市场、产品、业态和管理等领域全面推进创新。
五是农业现代化加快步伐。相比于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当下的薄弱一环。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下,中国将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技术创新的步伐。
六是体制机制改革。习近平强调,改革是培育和释放市场主体活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动力。要围绕破解经济社会发展突出问题的体制机制障碍,全面深化改革,增强改革意识,提高改革行动能力。
七是协调发展。目前中国已经推出了“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等多个区域经济战略,未来,区域、城乡发展的协调以及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将成为政策重点。
八是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在调研中强调,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成为展现中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
九是民生。今天的政治局会议指出必须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也要求全面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就业、收入、社保、医疗卫生、食品安全等问题。
十是扶贫开发。对于这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繁重的工作。习近平要求各地采取超常举措,拿出过硬办法,用一套政策组合拳,确保在既定时间节点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来源:中国新闻网)
“十三五”规划力求全面鼎新 多亮点可期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在前,让我国的“十三五”(2016-2020)规划充满想象空间。昨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今年 10月在北京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主要议程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研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在分析下一个五年时,会议强调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有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
“十三五”充满新变化
毫无疑问,在两个多月后召开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十三五”规划将成为聚光灯的焦点。按照惯例,规划初稿将在中共中央全会上提交审议,并确定基本规划思路。2016年,也就是“十三五”开局之年的全国“两会”上,将通过正式的“十三五”规划纲要。
昨日的政治局会议上,也对目前形势和下一个五年的整体情况进行梳理。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国发展既面临大有作为的重大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相互叠加的严峻挑战,在此大背景下,要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更加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继续集中力量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
在分析下一个五年计划时,会议指出,我国发展的环境、条件、任务、要求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因此具体规划要认真总结经验、深入分析问题,把发展理念梳理好、讲清楚,以发展理念转变引领发展方式转变,以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为“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指好道、领好航。
特殊时期的规划
不少人认为,“十三五”规划是具有“特殊性”的规划。因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目标。而作为2020年前最后一个五年规划,“十三五”规划的历史作用至关重要。
有分析指出,“复合性目标高”是学界对“十三五”规划的普遍期待。因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有着丰富的内涵,既包括“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也包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五位一体总布局的重要发展目标。
“总体来看,‘十三五’规划将在调结构、惠民生、加大对外开放程度等方面提出新的要求,” 中国社科院区域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徐逢贤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称。而国家发改委官员此前公开表示,中国已站在新的更高的起点上,“十三五”时期要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确保全面深化改革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确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
多亮点可期
虽然“十三五”规划未出,但从各方透露出的信息也可以管中窥豹。此前,有消息称,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十三五”规划做出指示,要推出一批重大项目、一批重大工程、一批重大政策(以下简称“三个重大”)。而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马晓河也曾解读,中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转换的新常态下,“十三五”要疏通制约经济新增长的软硬件环节。“三个重大”将围绕贴近民生领域、公共基础设施薄弱领域、能拉动消费的基础设施领域,以及围绕实现“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展开投资。
“在下一个五年,各地区收入差距会进一步缩小,其中,西部地区的人均收入增长速度将超过东部地区,由于基数小,西部人均收入可每年提高10%以上。我国将更加和谐发展,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也随之提高。”徐逢贤说。
另外,也有分析人士建议,目前规划中有关资源环境和人民生活的约束性指标很多,这些指标完成起来很困难,完成以后却未必与老百姓的直观感受一致。例如能耗指标,尽管各地花大力气实现达标,但与百姓的感受和要求仍有较大差距。鉴于“十三五”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冲刺期,中央宜在此方面加强对地方的指导,避免各地为完成指标而产生新的“政绩工程”。
Copyright © 2003-2024沪ICP备2024045114号-131 网站邮箱:huvva@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