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面对巨大利好无动于衷
面对着一个“巨大利好”,A股市场却显得波澜不惊。
3月25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部署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六大举措,其中包括积极稳妥的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规划发展债券市场;培育私募市场;推进期货市场建设;促进中介机构创新发展以及扩大资本市场开放等,这一文件被业内誉为资本市场的“国六条”。
对于近期曾经刷新新低的A股市场来讲,这无疑具有巨大意义。上一次资本市场享受顶层关照是在2004年1月31日,届时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将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提高到了对我国实现本世纪头20年国民经济翻两番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的国家战略高度。
不过两次大利好刺激下,A股却出现了截然不同的反应。
2004年的“国九条”出现之后,证券市场被唤醒,而成交量也急剧放大,2月2日,上证指数从1630点开盘,收于1623点,随后两个月稳步走高,最高达到1783点,涨幅接近10%。
但此次再一次面对“国六条”的时候,A股市场却反应麻木。“国六条”推出的第二天,上证指数跌0.18%,周四上证指数以跌近1%收盘,而周五跌0.24%来终结本周走势;从成交量上来看,深沪两市成交量较前三交易日也出现大幅萎缩。
近忧:IPO仍是大杀器
同样是顶层关注,为何两次市场表现相差这么大?
“新瓶装旧酒”是解释之一。对比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来看,此次“国六条”在对资本市场的未来部署中,发行注册制改革、加快多层次股权市场建设、鼓励市场化并购重组、规范发展债券市场、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这五大内容均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有所提及,虽然不乏有新意,但是在渐进式改革方案未正式推出之际,恐怕难以引起资本市场的兴奋。
而对比2014年“国九条”推出大背景来看,当初国务院颁布该项新政时,市场处在上行通道,而此时,A股已连续多年“熊霸”全球,还面临着4月初IPO开闸的压力。
从往昔经验来看,IPO开闸压力向来是阻碍A股上涨的大杀器。去年12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资本市场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的意见》,当恰逢2014年1月新股开闸前夕,而虽然保护中小投资者的提法令人无限遐想,不过A股涨了一天后,便从2100点附近跌至1984点后才止跌。
此次IPO依旧是A股重压。根据此前安排,在补交年报之后,4月份IPO有望重启,目前部分券商正在开展全网测试,而根据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在排队等待IPO的企业有685家,其中有28家企业已过会。
“国六条”中关于注册制的表述更是引来了部分人士的担忧,不少业内人士将其解读成决策层利用资本市场融资的利空消息,其中,兴业证券张忆东就点评:“我们需要的输血,结果是我们要献血;我们需要的是养老金入市,结果来的是注册制”。
远虑:实体经济尚待复苏
除了IPO将重启对投资者的心理打击之外,实体经济不振或者才是A股上涨的实质原因。
近期公布的3月汇丰PMI初值以及高频的微观数据显示国内需求水平持续萎缩。如无意外,今年一季度经济增速将跌破7.5%。目前的焦点是稳增长政策会否以及何时推出。
联系最近的一系列资本市场规划政策来看,监管层已经在踏出盘活存量经济调整政策思路的重要一步。
从2013年11月30日国务院发布文件决定开展优先股试点开始,到此次的3月25日常务会议,仅2013年11月至今,来自国务院层面的与资本市场相关的指导性文件就有6个,已经超过此前同期力度。
盘活存量资金的重要思路是不能再通过投放货币等方式保增长,从之前的金融“国十条”到新“国九条”,从“开展优先股试点的指导意见”到“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国务院近一段时期以来连续出台了一系列针对资本市场发展的意见与举措,意在发挥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作用。
而从本周公布的“国六条”来看,无论是积极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加快建设多层次股权市场、培育私募市场以及扩大资本市场开放都是开源之举。六项举措将有助于优化目前的资本市场结构,使资本市场真正成为可以满足各种类型企业融资需求的平台。
而除了从融资端扩宽直接融资渠道之外,“国六条”中大部分措施的落脚点在服务实体经济上,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将大大提高。
而从长远来看,当实体经济开始复苏,上市公司效益开始提高之时,A股市场也会真正成为一个值得投资的市场,届时,牛市也会指日可待。
Copyright © 2003-2024沪ICP备2024045114号-131 网站邮箱:huvva@hotmail.com